搜贴子 搜作者(贴子) 搜作者(回复)
绵阳家教网首页 | 
社区首页 > 家长论坛 > 浏览
楼主
八次高考终入清华
八次高考终入清华

29日12时许,25岁的清华大学新生黎俊站在清华“二校门”前,双肩背包里是全部行李。25岁的他为这个时刻奋斗了9年,经历8次高考,在农村14岁起就打工搬砖的经历,让其求学路无比坚定,“我不是范进,以前更与孔乙己不同,”他说。
随身只有两件换洗衣服

黎俊是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大九房村人,他乘坐火车29日清晨抵达北京,9时许到清华大学报到。

“我得赶紧办助学贷款把第一年学费堵上”,穿着灰衬衫牛仔裤的黎俊说,清华美院学费一年一万多,背包里只有两件换洗衣服和4千元钱,这钱还是报名高考的高中资助的。

“第一次参加高考那年才17岁”,黎俊说,家里父母得知录取消息时并没有出现狂欢或者异常欣喜,“他们感觉考了这么多年,傻子都该考上了”。

  考上清华美院成当地名人

黎俊说,他2000年第一次高考考上的学校不理想,第二年考上后真的想念书,但父亲打工时被水泥板砸伤,他和弟弟都在上大学,家里根本没钱,必须退学。

2003年开始,他在老家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,能够勉强维持生活。

他说,很多人对他坚持高考表示反对,2000年和他一起准备考试的很多人都已经就业或者结婚。母亲也偶尔抱怨,希望赶紧找个媳妇结婚。不过,父亲是一直支持的。

2005年以后,黎俊每年考前春节都在北京备考3个月,他身边一直就两套衣服,脏了可以换,有时没钱了就住网吧,一宿几块钱。

大九房村村支书胡先生说,这些年黎俊考的比较辛苦,5年春节在北京复习没回家,家里条件也不好,村里人听说他考上很高兴,“考上清华,现在成了名人了。”

■ 对话

“我不是范进”

黎俊称考学为在艺术上有所追求

新京报:9年参加8次高考,没有想过放弃?

黎俊:从来没有,我生长在湖北咸宁农村,家庭条件不好,14岁起就出外打工,在工地搬砖。那时候每天早晨6点钟干活,睡觉连个工棚都没有,木板一铺。就这么干活,一个暑假下来赚不到200元,我不想那样生活下去。

新京报:什么原因促使后来瞄准名校?

黎俊:2003年没考上后,我的想法反而高了,既然付出这么多就要考个好学校,从2004年起一直报清华和中央美院。考个好学校需要多几年,毕业收入上会补上付出。

新京报:多年参加高考,一些人会想起一个叫范进的,另外一个叫孔乙己的,你怎么看这两个人物?

黎俊:我参加高考是希望以后搞艺术,结交一些懂艺术的朋友,能让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有更高的层次。这些和范进做官扬名的想法不一样。我更不赞同孔乙己,他的目标不是积极向上的,也就没有什么人生意义。我不喜欢这两个例子。

■ 黎俊高考经历

●2000年第一次参加高考,考取沙市工艺美术学校,未去读。

●2001年,考取湖北民族学院美术教育专业,因家中发生变故,2002年9月大二开学不到两周时退学。

●2003年,文化课以5分之差落榜湖北美术学院。

●2004年,2005年,2006年,2007年,黎俊接连报考清华美院,中央美院,连年名落孙山。

●2008年,被清华美院录取。
作者:姜老师(684697)08-09-02 11:08回复此贴
1楼
有病
作者:王老师(679516)08-09-02 14:13回复此贴
2楼
有必要吗 不可以考清华的研究生?不知道变通 无药可救
作者:王老师(679516)08-09-02 14:14回复此贴
3楼
应该考虑家庭情况嘛,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不是拿文凭的地方
作者:花老师(215168)08-09-02 14:31回复此贴
4楼
看你怎么看这个现象,可以说好的方面就是对目标的直着追求。不好的就是太死心眼了,代价太高了。不提倡这种行为。
作者:姜老师(684697)08-09-03 01:28回复此贴
共有回复4篇 1
回复内容:
百分·绵阳家教网 ©2003-20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