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经历、 爱好特长、 个人性格、 决心趋向、 其它要求: |
本人现任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研究院老师,负责“大学生创新工作室”、“大学生专利事务指导站”、“大学生创新协会”的工作,建有一个100名大学生创新团队;2007年辅导我校大学生获得50项国家专利受理,居绵阳市第二位(长虹第一);“大学生创新工作室”的项目直接辅导中小学生参加“绵阳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”取得很好成绩,一等奖12项(已推送省级比赛11项),占获奖总数的25%;二等奖3项,占获奖总数的1/7;三等奖4项,占获奖总数的1/8.
在青少年创新教育的过程中,我深深体会到:重在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,培养其创新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,通过培训,使参与学习的同学能够“有所学、有所为、有所得”,有所学--教育青少年怎样进行创新思维,怎样搞创新项目(专利或小论文);有所为--教育青少年怎样行动起来,做切实有效的创新工作,感受创新项目由点子到成熟的全过程(甚至样品制作);有所得--让参与学习的同学最后能达到人人有创新项目,有创新成果,包括专利项目,创新小论文(可推荐发表或作为所在学校参加青少年科创大赛的项目)。我校作为去年被市教育局和市科协授予的“绵阳市青少年创新教育基地”,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,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开发迫在眉睫!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:人人是创造之人,时时是创造之时,处处是创造之地。 |
|